撕拉片价格暴涨50倍,炒卖者确实赚到了钱。撕拉片(Polaroid Peel-apart Film)价格从停产前的每张几元暴涨至数百元,其市场暴涨现象主要受稀缺性、明星效应和社交媒体推动。以下为具体分析:
稀缺性:撕拉片的主要生产厂家宝丽来和富士分别于2008年和2016年停产,现存库存有限。全球仅存约20万盒未拆封相纸,且每年以15%的速度自然损耗。这种不可复制的稀缺性,使得撕拉片的价格不断攀升。
明星效应:多位明星使用撕拉片拍摄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刷屏,带动了年轻人争相打卡和购买。明星的示范效应使得撕拉片的需求大幅增加,进一步推高了价格。
社交媒体推动:撕拉片的独特成像效果和复古风格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,并通过社交平台迅速传播,形成了追求复古潮流的现象。这种社交媒体的推动作用,使得撕拉片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。
商家炒作:部分商家将过期相纸包装为“限量收藏品”,进一步推高了价格。他们持续强化“拍一张少一张”的稀缺概念,使得二手平台上的相纸价格不断飙升。
价格暴涨情况:
- 相纸价格:一盒10张装的富士FP-100C彩色撕拉片在停产前售价约为70元,如今在二手平台上的价格已涨至数千元,甚至达到3000元一盒,单张价格接近400元。
- 拍摄价格:在照相馆,拍摄一张撕拉片的价格在300到600元不等,甚至更高。如果挑选更有个人风格的摄影师掌镜,价格还要抬升10倍不止。
市场反馈:尽管价格高昂,但仍有不少消费者愿意为撕拉片买单。他们看重的是撕拉片带来的独特摄影体验和仪式感,以及作为“新型社交货币”的价值。然而,也有业内人士指出,撕拉片的价格泡沫明显,消费者应保持理性态度。